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的年味还未完全消散,冬奥赛事正如火如荼的进行,2月的泉城济南乍暖还寒,齐鲁制药创新生物药CMC研发平台里早已是一片忙碌、热烈的景象。从细胞株构建到细胞培养,从单抗纯化到生物制剂,从质量分析、表征分析到项目管理与注册,数十个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研发项目同时高效推进中。或讨论项目、或沉浸试验,科研人员们在各自“赛场”上争分夺秒,全力拼搏心中“奖牌”,在实验室里吹响实干“冲锋号”,跑出生物医药研发加速度。
“没有速度的研发是没有价值的。尽快研发、上市更多优质优价的新药、好药,给患者提供更优的治疗方案,早日减轻和祛除病痛,同时提高用药可及性、大大降低患者和医保的负担,这是药物研发人的神圣使命。我们各个岗位都必须分秒必争,打好、打赢每一场‘接力赛 ’。”齐鲁制药集团生物技术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安振明在采访中表示。
今天的新春走基层,我们一起走进这个与时间赛跑的团队,探寻生物药的研发历程,感受追梦者的奋斗激情。
基于当前生物药研发在工艺研究、质量研究等领域的最新动态,科研人员正在讨论定量质谱平台的工作进展与未来规划。聚焦技术难点,开发先进平台技术,降低开发风险,为项目高速推进保驾护航。
在被外界戏称为“宝马停车场”的细胞培养小试实验室里,数十台细胞培养罐正在高效运转,科研人员正在对生产过程的关键工艺参数和性能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和检测,通过工艺的精细化调控从源头确保产品质量,快速推进生物药研发进程。
在单抗纯化实验室,科研人员运用国际一流的智能层析系统,通过DOE工具,合理设计实验方案,开展多个项目的工艺开发和工艺表征工作,在研究过程中稳扎稳打、持续推进,争分夺秒抓品质、抢先机,助推齐鲁好药早日上市,造福病患。
在全球领先的单细胞光导系统Beacon前,科研人员正在进行细胞株筛选工作,自动化的单细胞分选、培养、检测功能,能够实现高效、快速、精准的细胞株筛选,不仅能充分保证细胞株的单克隆源性和高表达,且大大提高了整体的药物开发效率。
在质量研究部门,分析人员科学缜密地研究药物的物理、化学特性,生物学、免疫学特性,根据大量数据多方向、多层次研究结果,全面严谨的设计质量标准和方案,细致考察药物在各种条件下的稳定性特性。
某项目将于今年申报上市,申报时间紧、分析检测任务量大,科研人员用极短的时间完成了仪器维护、分析方法确认等工作,以昂扬的研发斗志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为项目的顺利申报奠定基础。
生物药物的冻干工艺较为复杂,常规研发周期较长。科研人员使用先进的智能冻干系统,对不同产品的冻干工艺进行“量身定制“的设计和优化,高效解读冻干曲线参数、快速获得最适合产品放大的工艺,极大推动项目的制剂研发进度。
在堆积如山的材料中,注册人员正反复核查校对申报材料,做好“申报资料”这份答卷。注册作为药品研发最后一环,上市申请的报送就是最紧张的“赶考”,在严谨、细致的基础上,以最快速度完成更合规、更科学、更高质量的注册申报材料是唯一目标。
能源动力室中巡检人员正在对设备运行情况逐项检查,通过对比数据判断设备是否运行正常。同时针对每一个关键点进行隐患排查,确保设备设施百分百运转正常,为研发提供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