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大象锐评|商业营销,不能借道性别对立

大象新闻评论员 陈思

虽然宝洁公司的文章已经下线,道歉文章已经置顶。但网络上的相关争论,似乎还在愈演愈烈。

危言耸听,是商业营销中的常用套路。特别是,如果结论与大众认知存在偏差,则更具传播力。宝洁这篇文章如果只是数据的科普,想来也不会引来不少人的反感。但是它却存在两个致命的漏洞:一是引用的相关数据缺乏公信力,二是推导逻辑过于简陋。比如,文章仅依据男女鞋子的特点与汗腺多少,而没有考虑两个群体的清洁频次,就得出女性更“臭”和“脏”结论,这必然会使文章难以服众。

也有不少人认为,虽然文章有些瑕疵,最多算“有些夸张”,不是“肆意冒犯”啊。其实我们对于任何一个问题的看法,都会实时受到舆论环境的影响。现在网络上的性别对立,已经非常严重。宝洁这场舆论“灾难”的形成,多少也都有“性别对立”的推波助澜。

翻看相关网友评论,不难发现,观点针锋相对的两方,也正是男性与女性。在争吵与辩驳中,文章里的数据和结论,似乎早已沦为了陪衬品。

英国小说家娜奥米·阿尔德曼在《力量》一书中说:用一种性别去压倒另一种性别的战争既无尽头,也没有胜利者。并非所有争论都有答案,也并不是所有答案,都能让所有人满意。对立的姿态,消除不了女性的“仇视”与男性的“偏见”。

不可否认,“性别对立”正在成为一些商家的“流量密码”,但一个割裂的社会、一个性别对立的舆论环境,对我们总是无益的。如果我们挣脱不了流量的裹挟、摆脱不了负面情绪的左右,不如暂时放下手机、暂别网络,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细微的美好与点滴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