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科院自主研发的旋转导向系统、随钻测井系统、高速井地传输系统和地面控制软件系统,在塔里木盆地顺利完成“钻测传控”实钻试验,验证了智能导钻系统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
本次试验任务在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开展。试验井最深6525米、井下最高温度151摄氏度,深层—超深层多项实钻试验任务均顺利完成。
其中,随钻方位电阻率成像测井仪突破了微弱信号检测、高温高压仪器设计与封装等关键技术,验证了仪器实时探测超深层缝洞型储层的潜在应用价值,助力碳酸盐岩储层的快速高效钻探。随钻伽马能谱测井仪在4980米至5503米井段克服高扭矩、高温高压及强振动等复杂井下工作环境,连续无故障工作157小时,获得了地层总伽马射线强度及铀、钍、钾元素含量变化,对实时发现含油储层具有指导意义。高速井地传输系统在实钻过程中克服复杂工况,累计无故障工作近80小时,并在5085米深处实现了8比特率稳定解码。(北京日报记者 刘苏雅)